bb平台狼堡

学校官网  |  加入收藏

bb平台狼堡: 电子信息工程


1.专业定位

本专业以“以德为行,以学为上”为指导,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大学生。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需求和新工科人才培养需求,依托学校办学定位和行业优势,坚持电子信息与通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融合,建一流应用型本科专业,培养品德高尚、专业基础扎实、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2.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国家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技术发展为大背景,立足珠三角,面向粤港澳大湾区,适应区域经济链发展的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工程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电子信息及相关领域中从事工程设计开发与应用、系统维护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有较高文化素质修养、敬业爱业和强烈社会责任感,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以及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毕业后可在电子信息工程以及通信工程、计算机网络系统中从事技术支撑、设备研发、设计制造、质量检测或工程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3.培养规格

(1)学制与学位

基本学制4年。实行弹性学制,学习期限3-8年。授予学位类型:工学学士。

(2)学分与绩点

总学分:174。

达到学士学位要求的全学程平均学分绩点在2.0及以上,可申请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3)知识、能力、素质方面毕业要求

A:知识要求

A1.人文社科知识:掌握一定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知识,具有当代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正确三观,具有中国特色的工匠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2.自然科学知识:掌握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正确使用测量仪器获取数据,以及应用数学工具和计算机软件工具分析、计算工程数据的能力。

A3.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实践经验,具备专业发展的潜力。

A4.专业知识:掌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理论和知识,具有在某一领域实现工程设计、技术支撑、设备维护、工程管理等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

A5.其他知识:了解社会发展、科技发展的大趋势,具有法律、工程伦理、知识产权等常识。

B:能力要求

B1.专业基础能力:能够利用电子信息工程的基础理论与技术技能,解决本专业的工程问题。

B2.专业能力:具备系统的电子信息工程实践和科学训练经历,具有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和解决电子信息工程问题的能力。

B3.现代工具运用能力:具有计算机理论应用能力,能够针对电子信息工程问题,开发、选择并使用合适的技术、资源及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工程问题的计算机模拟的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备科技论文写作的基本能力。

B4.通用能力: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地区文化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B5. 其他能力:具有会学习、会应用、会表达、会合作、会健体、会创新六大素养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C:素质要求

C1. 人文素质: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在本专业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C2.专业素质:能够基于本专业知识对工程实践的合理性进行分析,了解与电子信息系统产品生产、设计、研发相关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承担的责任,能从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角度评价电子信息系统工程实践产生的影响。

C3.学习与创新素质:具有系统的工程实践学习能力,能够正确理解专业相关的工程管理与决策。

C4.身心素质:具备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和一定的军事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军事训练标准。

C5.其他素质:具备劳动能力、工作能力、社交能力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实验实践与创新创业教育三大平台组成。通识教育课程包含通识教育必修课和通识教育选修课;专业教育课程包含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实验实践与创新创业教育分为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与课外科技活动。

核心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高频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数据结构、感测技术。

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军事技能、创新创业训练、社会实践周Ⅰ、社会实践周Ⅱ、劳动教育Ⅰ、劳动教育Ⅱ、电子工艺实习、电子技术综合设计、单片机技能训练学期项目、电子电路CAD项目、毕业设计(论文)、毕业实习。

5.师资队伍

本专业聚集了一批学有专长的教授、博士。以学科学术骨干为核心,打造了优秀教学团队重点学科成员,基本上形成了以教授为带头人、副教授为骨干,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师资队伍。目前本专业有专兼任教师21人,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4名,博士8名,青年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比例为100%。

6.教学条件

(1)实践教学平台设备先进、功能齐全,营造了良好育人专业氛围。

校内建设有本科教学实验室20个,包括1个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实验示范中心,1个省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及1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验室“粤嵌?众创空间”。实验室总面积5000多平方米,实验仪器设备1700多台套,实验设备固定资产价值1370 多万。校外建有20多个运行良好、长期稳定的校外教学实习实训基地,已形成了基础性、综合设计性、自主探究性和工程应用型的专业化实践教学体系。

(2)校企深度融合,协同创新人才培养

●与国星光电、国光电器、广州瀚信等多家知名企业举办人才培养合作项目,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提供从专业设置、企业课程、实训设备、教学管理、专业师资、实习就业等全方位的培养体系。

●与上海因仑公司产学研合作,打造因仑“3+1”工程创新实践中心,成立了“工程技术创新班-因仑班”,设立“因仑基金”,大力加强了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与广州粤嵌公司校企合作,共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实验室“粤嵌?众创空间”,成立了大学生“电子创客协会”,学生定期参加企业在线创客训练营活动,从低年级至高年级的学生可以自由参加各类创新项目,在教师指导下开展创新活动。

7.学生学科竞赛与创新创业

电子信息工程是学校成立最早、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工科专业之一。电子科学与技术是校级重点学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校级特色专业。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技能培养,积极组织并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国家、省、市各类竞赛和学院科技文化艺术节等多项活动。校内每年举办“国光杯”电子设计大赛,校外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和科技创新项目申报。近年来,获得国家专利60多项。本学科学生校内每年举办“国光杯”电子设计大赛,校外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专业竞赛活动。 近三年,学生获省级以上奖项150项。例如,2021年在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设计大赛中获二等奖,2020年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获国家级三等奖,2020年中青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三等奖,2020年第七届“大唐杯”全国大学生移动通信5G技术大赛一、二、三等奖多项。2020年学生获校级以上创新创业项目10项(其中国家级和省级各1项),发表论文30多篇。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用人单位满意度为98%。本专业已经成为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电子信息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

8.就业方向

可在信息通信、电子技术、智能控制、计算机与网络等领域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科学研究、产品设计、工艺制造、应用开发和技术管理等工作。


广州工商学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bb平台狼堡 - 【电子】有限公司